只是楼下开放,逢星期三和星期四休息。
午餐时间是中午12点到1点。
一进门,左右两边的墙上都有大图片。左边的是锡,右边的是像胶。
“NO TIN NO Gopeng;No Rubber No Job"是标语。可以看出锡矿和橡胶是当年的命脉。
锡
我家乡也是有锡矿场和很多胶园。可是,自我懂事以来就知道那矿场已经属于废矿湖。小时候最常听到的就是家长把偷偷到废矿湖玩的小孩骂得狗血淋头那样。怎会不怕呢? 那时代常听说有小孩到废矿湖玩溺毙了。除了课本上提到的,我对采矿的印象就只有这样了。
橡胶
说到橡胶,我就比较有感情了。
你看,这像胶果子,和“龙猫”里的橡胶果子是不是一样我就不知道了。小时候被‘寄放’在外婆家。我阿姨割胶回来,不时带些像胶籽回来给我们玩。
公公在世时有间胶店,专收集胶工们载来的胶丸胶片。
胶片是用胶汁制成的。
我在外婆家和邻居家的胶房看大人处理胶汁。
前面那架机器下的是胶桶。后面那架机器旁边有两段橡胶木,上面是胶杯。
首先,把胶桶里的胶水倒入长方形的模待凝固。然后用棍子压扁(像妈妈们把面团弄薄那样)。放入滑面绞胶片的机器压成同等厚度的滑面胶片,再放到有纹路的胶片机上绞成有纹路的胶片。这样迟些将胶片叠在一起后,才比较容易再被分开吧?
想像不到吗?你想想板面档子如何制板面就容易联想到了。
最后,就是把胶片放到太阳下晒干了载到胶店去卖。
原来当年的交通,除了马车,牛车, 还有大象车队!
这是大象脚的标本。
喜欢文物馆的另外一句标语: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务边的历史文物留给下一代。
这里两道墙上都有历史照片,好像进入时光走廊。
此外,还有很多的时钟,电话,灯,糕饼模,保险箱,行李箱。。。你看,NOKIA的砖头和掀盖式的Motorola都进了文物馆,可见手提电话科技的日新月异。
这个,很多人都看得出是什么。看清末时代的戏,常常都会有这样的场景:
外国回来的朋友或亲戚用有这类相机拍照。
旁边那架机器我竟然没有牌到!!!
负责人说是放映机,放映电影用的。这是矿场为员工提供的娱乐。
对哦,当年的黑人牙膏真的是‘黑人’。可是我不记得当年它叫‘Darkie’.
握着宇仔的手在入门处的来宾簿上写下他的名字,签名-他不知道画了什么。
后面有个宽阔的后院。
行程太匆忙的话,也可以买4本RM10的复印图籍和地方简介。
2 条评论:
呵呵,我经过~但没进过~看来改天回金宝时要停下来看看~
winnie@ah咪,
让工作人员在旁边讲解会比较有趣。
发表评论